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要闻 > 正文

观车 · 论势 || 华为坚持“不造车”背后的逻辑_快消息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时间:2023-04-13 10:20:54


(相关资料图)

“华为造车”的喧嚣,再次以任正非表态“不造车”得以暂时停歇。  几天前,华为关于汽车业务发出决策公告。公告由华为创始人、董事长任正非署名发出,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5年”。除此之外,还对华为标识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不能使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等。  这是自2019年华为进入汽车圈以来,任正非第二次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上一次则是2020年10月26日,任正非签发决议声明“不造车”,并表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就走人。  一直以来,“华为造车”只存在于外界的猜测之中。而“华为不造车”,不仅是华为当初进入汽车圈的态度,更是由华为的现状所决定的事实。  从自身来说,华为目前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压力。外部压力来自全球博弈: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此后对华为的制裁手段不断升级,包括限制华为的芯片供应等。目前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华为仍然是一家被美国制裁的公司。内部压力则是经济大环境的承压:去年8月,华为发布了一篇《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提到“把活下来作为最重要纲领”,华为的经营方针应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可以看到,即使强大如华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对于造车这一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管理密集,以及竞争密集的行业,清醒的华为自然不会在此时选择重金投入。来自汽车行业的“教训”更是表明,采用重资产模式的新入局者,有些还没跑通模式就死掉了,后入局者如小米汽车等还未实现量产。  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在如今的智能汽车时代,华为可以直接把在ICT领域积累的技术和能力拿到汽车领域使用。不造车,可以让华为用最小的力气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既能介入整车企业,又能打造所谓的生态圈。目前华为在汽车业务领域每年的投入约100亿元,直接研发人员约为7000人,间接人员可能超过1万人。不过,根据华为公布的2022年度业绩报告,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的营收仅仅为21亿元。在华为“不造车”的口号下,才能吸引更多的整车企业与之合作。至于严格限制华为标识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是为了保持低调,淡化华为给车企造成的强势印象。换言之,华为需要的是合作伙伴,而非四面受敌。  目前车企与华为共有3种合作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Huawei Inside(HI)模式和智选模式。之前采用华为HI模式的车企有北汽极狐、广汽埃安和阿维塔。不过,北汽极狐和阿维塔的市场表现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广汽埃安与华为的合作近期已经“降级”。按照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形式,华为的上述想法显然受挫了。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也许首先应该问的不是“我们应该怎样相应地变化”,而是“我们自身代表的是什么”。对于“不造车”的华为来讲,如何在汽车产业链中破局,或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思考:  第一,明确打法,提供自己擅长的东西。目前来看,华为正在选择另外一种模式:走轻资产路线,打造汽车生态。按照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首席执行官余承东的说法,华为还是要打造生态品牌。除了赛力斯,之后奇瑞、北汽、江淮也会生产搭载华为整套解决方案的车,相互之间不冲突,并形成一个系列的车型。在积极争取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推进车型布局,以及在C端市场完成商业闭环,这对华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没有华为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华为。之后华为在汽车产业的路径走向,离不开时代背景。这不仅有大国之间博弈带来的政治因素,还有汽车产业发展的走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以智能汽车为竞争点的下半场,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技术进步为产业变革带来的迭代,或许将为华为提供新的机会。  在经历了外界关于“造不造车”的热烈讨论后,华为目前对外的统一口径变成了——做一级供应商。回归初心,将助力华为在汽车行业的探索,之后也能与车企发展出新的合作模式。在这场喧嚣中,威马汽车首席数据官梅松林的声音值得一提:“如果不充分利用好华为的技术和人才资源,这将是中国传统汽车行业转型中的重大战略失误。”这对于习惯处于强势地位的车企来说,同样是一种警示。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