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要闻 > 正文

医健年报扫描|净亏损超20亿元 信达生物如何实现5年后营收200亿元目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4-10 22:19:27

成立10余年,信达生物已从Biotech成功转型Biopharma,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主造血能力的头部创新药企。

目前,信达通过自研和引进两种模式成功上市了8款商业化产品。信达生物表示,对未来4-5年后实现近200亿元的年度营收充满了信心。


(资料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其净亏损达20多亿元。此外,其核心产品方信迪利单抗面临医保降价、出海失利等影响,增长面临挑战。

面对挑战,信达生物通过多项BD合作扩充产品线,布局覆盖的领域。其中,礼来的“减肥神药”IBI362或能成为爆款。2022年6月,信达宣布IBI362在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期研究满足主要终点及所有关键次要终点。

但也有人认为,除IBI362外,信达生物多数产品的影响力较为有限。目前其产品影响力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

核心产品PD-1出海碰壁

2022年,信达生物总收入45.56亿元,同比增加6.7%;年内净亏损为21.79亿元,同比下降20.1%。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商业化产品的持续增加。在2019年的时候,刚刚步入商业化初期的信达生物只有自研PD-1抑制剂达伯舒一款产品,而如今其产品管线已经丰富至8款之多。

但其毛利润却出现下滑,毛利率更是由86.6%骤降至79.6%。毛利润并未伴随营收规模的增长而增长,意味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还出现了下降。

2022年度,产品销售的毛利率同比下降9.8%,主要是由于新合作产品入账的毛利率较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生物类似药产品贡献比例增加,以及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单价下降所致。

信迪利单抗2022年的销售收入约19.7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0%。作为信达生物的拳头产品,其是首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而且上市首年就收获10.16亿元的销售额,并在2020年和2021年实现连续增长。

有业内人士表示,按这个趋势,进医保最早的PD-1信迪利单抗很快可能掉落到“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6月,信迪利单抗拿下一线食管癌、一线胃癌适应症,并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但销售额不增反降。对此,信达生物表示,医保谈判降价对产品销售额有较大影响。但也表明,两大一线适应症的新增销售额不足以抵消医保降价负面影响。

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最先进入医保目录的国产PD-1.其在2019年报价阶段展示出的降价决心令人震惊,这也让信迪利单抗的售价处在低位。

短短几年,国内PD-(L)1市场已是红海一片。国内有16款PD-(L)1获批上市,其中国产就有12款,竞争最少的适应症也有4家布局。尽管占据先获批优势,但也难抵不断涌现的后来者,以及医保谈判等降价冲击。

因市场竞争激烈,出海是唯一出路。得益于出色的疗效,信达生物的核心药物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一度被认为是下一款成功出海的创新药。

为确保出海顺利,2020年8月,信达生物将信迪利单抗中国境外独家权利授权给礼来,将由礼来负责海外商业化,信达生物则以里程碑的方式分批获得付款,潜在付款金额高达10.25亿美元。

获得信迪利单抗授权后,礼来于2021年3月向FDA递交上市申请,并于5月18日获得FDA受理。当时,信迪利单抗提交的是基于ORIENT-1试验,针对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疗法(1L nsqNSCLC)的上市申请。

根据ORIENT-1试验结果,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简称中位PFS)为8.9个月,而对照组仅为5个月,疾病进展的风险下降了52%。依靠ORIENT-1的优异数据,信迪利单抗已经顺利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非鳞状NSCLC适应症批准。

但信迪利单抗出海未获成功。2022年3月24日,FDA未批准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

主要原因为,其向FDA申请的依据基于的是国内临床试验,在FDA审核尺度收紧后,最终没有顺利通过投票,而是需要进行补充临床试验才有获批的可能。

进一步来看,未实现差异化或是出海失利的根本原因。信迪利单抗申请美国上市时,美国市场实则已经拥有了7款PD-1产品,同时还有35款PD-1抑制剂正在美国开展临床;其向FDA申报的适应症为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然而该适应症在美国有K药、O药、T药等竞争对手。

补充海外临床试验不仅需耗费大量时间、资金,对于内卷的PD-1赛道而言,补充临床试验几乎就意味着将错过宝贵的时间窗口期。

信达生物大多数营收来自于核心药物信迪利单抗。2021年,信达生物PD-1药物的营收占比达到总营收的70%。随着国内PD-1抑制剂行业内卷、医保降价,以及出海失利的影响,信迪利单抗的增长引擎即将面临“失速”的问题。

BD合作能否填补空位?

信达生物后续产品能否有效填补信迪利单抗集采,以及出海失利留下的空位?

在PD-1市场接连受挫后,信达生物毛利率骤降,其也一直寻求新的增长点。2022年,信达的7款非PD-1产品总共为其带来近20亿元的业绩,比2021年多了将近8个亿,占比由30%攀升至50%。

其中,信达从礼来引进的两款产品雷莫西尤单抗和塞普替尼先后获得NMPA批准上市。雷莫西尤单抗是一款VEGFR2单抗,在一年之内已斩获肝癌和胃癌两大适应症;塞普替尼是高选择性的RET抑制剂,获批治疗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髓样甲状腺癌/甲状腺癌。

值得注意的是,BD合作是信达扩充产品线的重要途径。信达通过寻找最优秀的合作企业与其进行BD合作,来覆盖内部未研发布局的领域,在建立信任后,合作会从单一项目逐渐增多,发展为合作开发与授权引进多条腿走路。

2022年财报显示,目前信达生物共有8款产品进入关键临床2期之后,其中仅有IBI306和IBI112为自研,其他产品依然为授权引进。

其中,跨国药企礼来是其重要合作伙伴。自2015年以来,信达与礼来多次合作,深度绑定。2022年,信达从礼来手里拿下3款代理品种,包括上述的雷莫西尤单抗和RET抑制剂塞普替尼在大陆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以及一款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未来在大陆地区的潜在商业化优先谈判权。

国际合作方面,信达已达成累计28项全球合作。2022年8月,信达获得了赛诺菲溢价20%的初次3亿欧元战略股权投资以及潜在的额外3亿欧元股权投资,并参与赛诺菲旗下抗CEACAM5抗体偶联药物(ADC)和非α偏向性IL-2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探索这两种first-in-class产品与信迪利单抗联用的可能性。

国内方面,信达与亚盛医药合作商业化的白血病药物“耐立克”也在持续推进。这款产品2021年11月上市至今的销售额已达1.82亿元,覆盖至全国800多家医院、177家DTP药店以及117家经销商。亚盛医药内部销售团队仅有100人左右,销售大体上靠信达。

尽管信达在BD合作方面表现优异,但其盈利水平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有业内人士表示,以PD-1的国内销售为例,礼来也会“分一杯羹”,叠加销售费用,信达国内PD-1赚钱并不容易。随着license in的产品不断增多,销售费用率有望降低。

此外,有人认为,除礼来的“减肥神药”IBI362可能成为爆款外,信达生物多数产品的影响力较为有限。

IBI362(mazdutide)是首个兼具强效降糖和减重疗效的周制剂GLP-1R/GCGR双重激动剂。2022年6月,信达宣布IBI362在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II期研究满足主要终点及所有关键次要终点;此外,在NASH的临床前研究中,IBI362组显示NAS评分明显下降,包括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炎症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要依靠授权引进撑起的产品线中,企业自身的营销能力较为重要。目前,信达的销售团队已达3000人,接近百济神州的销售人员数量,在创新药企业中算相当庞大,这也是信达开展BD业务的基础之一。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