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四年,三省一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跨域协同提速。
数据显示,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在全国占比达到24.1%,研发经费投入在全国占比达到29.8%,进出口总额达到14.1万亿元,占到全国的36.1%,同比2018年增长了27.7%。长三角全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8.1%,高于全国增速3.2个百分点。2021年长三角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占比都达到四分之一以上。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雯对第一财经表示,过去一年,长三角经济跨区域分工在不断发展,汽车、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形成了中心以研发高端制造为主、外围以配套通用生产为主的跨区域联动的产业供应链。
一体化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对于GDP总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长三角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去年6月,由科技部批准、沪苏浙皖合作共建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国创中心”)揭牌,这座国创中心正在打造长三角“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枢纽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战略节点。
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谭瑞琮16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自揭牌以来,国创中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比如在技术创新体系,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同时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探索研发载体“研发+孵化+投资”三位一体建设模式,实施一批产业引领性、填补国内空白、颠覆性技术等重大项目。
“我们正在加紧推进智能传感器、合成生物学等多家专业研究所建设落地。目前,已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拥有具有一流研发平台和技术人才的研发载体共87家,其中上海长三院承接了已经建设的15家上海市功能型平台的管理服务职能,后续将按照国创中心研发载体管理模式持续推动功能型平台创新发展。在上海,正在布局建设一批新的研发载体,今年预计将落地建设3~4个。”他说。
企业虽是创新主体,但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并不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少企业苦于技术难题找不到解决办法。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们通过共建联创中心,征集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真实需求,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凝练形成榜单,并由企业出资支持技术研发,不唯资历论,遴选企业认可的愿意出资的技术供给方,推动科技项目成果转化与产业技术突破。”目前已经共建企业联创中心224多家,今年计划建设20多家,未来国创中心将与长三角区域1000家企业共建联创中心。“
今年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0年的227.05分,较2011年翻一番。长三角整体协同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一体化的创新格局基本形成。
科技创新最终服务于产业体系。
就在去年的第三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揭牌。
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已形成产业优势集群,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为58.3%,其中设计业、制造业和封测业在全国占比分别为48.9%、47.2%和78.4%。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三分之一,近三年获批新药数量在全国占比为70%,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企业数全国占比达到30%,并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两大算力集群。
《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1》的研究课题组发现,十年间,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在部分领域的相对集聚度数值较为接近,其产业分工相似度较高;但总体而言,三省一市的产业分工侧重领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以江苏、浙江、安徽为参考系,长三角产业分工差异情况波动起伏,产业差异度指数在2016年达到峰值,最低为2013年,总体发展趋势较为平稳。这说明,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分工差异逐步优化。随着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及产业链整体向高附加值攀升,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统计评价研究室副主任张宓之博士对记者说。
他同时建议,长三角应加快培育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同时,加快推动一般制造业转移,形成长三角梯次有序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区域产业政策,推动各地围绕自身产业优势形成错位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协同发展大格局。
示范区进展频频
自揭牌成立以来,示范区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8月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重点工程项目——示范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森林小镇”主体结构将全部封顶,该项目建成后将开展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预计导入3万至4万名科技研发人才,成为华为全球最大创新基地。
而在一个月前举行的2022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下称“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首届示范区全链接大会上,贯穿示范区的沪苏嘉城际铁路在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同步正式开工。
作为推进两省一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工程,该城际铁路东起虹桥商务区,南至嘉兴市区,西至吴江区,包括上海市境内的上海示范区线,江苏省境内的水乡旅游线,浙江省境内的嘉善至西塘线和嘉兴至枫南线,全长170公里,总投资约940亿元。
上海在建市域铁路示意图 来源:上海申铁
这个长三角地区首条跨两省一市的快速通勤铁路,串联示范区虹桥商务区动力核、青浦新城、环淀山湖创新核、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祥符荡创新绿谷、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吴江高新区、嘉兴科技城等核心功能区,将两省一市交界地区由薄弱地区转变为枢纽节点,实现示范区相邻组团之间30分钟可达,至虹桥枢纽45分钟可达,进一步增强上海、苏州、嘉兴1小时生活圈活力,实现交通出行的“同城化”。
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第六项目管理部经理王洋告诉第一财经,目前长三角城市间高铁主干线布网相对成熟,城市点对点的时间已经很短,这条城际线投用之后最大的特点,是公交化运营的随到随乘,乘客不用像高铁一样提前买票而是一票通行,乘客下了城际就可以直接换乘省市内的轨道交通。“这条跨省线路是市域(郊)铁路制式运营模式,能够填补高铁和地铁两种制式的轨交,缩短各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把通勤圈和同城化范围进一步扩大,提供快速度、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
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锋介绍,该项目是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跨域一体化的探索实践,是纵深推进“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的具体举措。以往一条铁路从规划批复到开工都要三四年的时间,沪苏嘉铁路只用了1年左右,体现了区域协作制度优势下的“示范区速度”。
交通一体化之外,示范区制度创新也有了新进展。
在当天的大会现场,就列出政府需求清单、企业协作清单、企业能力清单、高端人才需求清单四张清单。为推动产业发展和企业培育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两区一县政府通过梳理各类供需信息,分类形成四张清单,将政府和企业需求进行整合,通过统一的平台向社会释放,与广大有意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开发者”一起,共推高质量发展。
像这样的制度创新,前两年共推出73项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面向全国和长三角区域进行复制推广。
另外在此次开发者大会上,示范区执委会、两区一县政府以及各类市场主体共签订12项合作协议,助力一体化发展。其中重大合作项目共3个,包括共建长三角一体化数据中心集群项目、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项目、金融赋能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项目,以及9个与数字经济有关的项目,总投资约24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