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发布已有两年,经历了长时间规模、收入“双降”的阵痛后,券商资管加紧寻路突围,大集合公募化改造、通道业务压缩、主动管理转型等成为见证券商资管变局的关键词。在前期的调整摸索后,券商资管发展的“质变”正在显现,创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发力“固收+”产品、设立定增权益基金,瞄准资产证券化业务等产品线多元化布局,夯实主动管理能力,并且业绩已有所“回血”,释放出积极信号。
随着通道业务告别历史舞台,券商资管经历阵痛,整体规模仍在持续下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证券公司私募资管业务规模11万亿元,相比上一年度的13.36万亿元下滑17.66%。不到三年间,券商资管规模已缩水超过四成。
不过,2019年前三季度,券商资管业务净收入虽持续下滑,但同比降幅已逐步收窄,从2019年全年统计口径来看,收入已止跌回升,释放出积极信号。2019年券商全年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75.16亿元,同比微增0.06%。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最新公布的证券公司2020年一季度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66.73亿元,相比于2019年同期的57.33亿元上升16.4%。
在江海证券资产管理权益部业务总经理王升武看来,券商资管的阵痛整体已经过去,2020年基本处于新阶段的开始期。券商资管规模整体预计还会小幅缩减,通道和非标的规模继续压缩,而主动管理的规模会持续提升。“今年由于受宏观层面疫情的影响,整体上业务推广节奏延迟1-2个季度,券商资管收入全年预计会与2019年持平,具体还要看国内国际疫情的发展。”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下发,百万亿元资管业务的监管靴子正式落地。券商资管在整体“消除多层嵌套、去通道、降杠杆”背景下,走上了转型之路。根据资管新规,过渡期截至2020年底。
在监管高压之下,券商资管依赖通道业务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积极拥抱主动管理成为大势所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四季度资管业务各项排名》显示,2019年四季度,多数券商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较上季度有所提升,中金公司、华融证券、广发资管、中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光大资管6家公司主动管理规模占比突破50%,其中,中金公司主动管理规模占总规模的比重居首,达81%。
反映到产品的变化,大集合公募化改造正加速进行。目前,10余只券商大集合产品已经完成公募化改造,在这条改造的快车道上,券商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频现爆款也获得市场较高关注。
在经历前期的调整摸索后,各家券商资管业务的战略蓝图也在转型主动管理的过程中描绘出各自的亮点,凭借自身优势探索出不同的打法。“在转型主动管理过程中,发力‘固收+’产品,摩拳擦掌设立定增权益基金切入定增市场成为券商资管业务的发力看点。”王升武表示,从接下来的利润增长空间来看,未来券商资管做FOF、定增权益基金、固收+基金都是利润增长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级经济师卜振兴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未来券商资管凭借投资顾问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可以发挥专业特长,获得利润增长。
“在财富管理转型大趋势下,券商资管可以发挥长业务链条的优势,与券商的投行、经纪等其他业务协同,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量身定制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受益于资管新规,资产证券化成为非标转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将撬动和满足更多元化的投资者需求。” 财通资管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当前,各家券商资管都在转型主动管理,竞争激烈,外部来自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各方的压力也不容小视。与此同时,投研能力、募资能力亦对行业发展形成考验,如何以更好的姿态和准备迎接挑战,也是券商资管需要解决的课题。
王升武指出,当前券商资管仍面临多方挑战,一方面来自行业竞争压力,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资管、保险资管都是劲敌,投研能力能否脱颖而出是重要挑战。另外是来自募资端的挑战,券商资管先天性的募集渠道不足,这对券商资管的未来发展依然是个关键问题。
卜振兴表示,除了各方竞争,在净值化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客户对于产品的接受程度以及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未来技术和人才都是券商资管需要努力的方向。(记者 孟凡霞 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