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措施接连出台、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4月3日介绍,目前来看,这些措施成效显著,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下一步,将充分考虑中小微企业特点和目前面临的约束条件,落实好出台的各项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刘国强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精准金融服务。设立3000亿元防疫专项再贷款,一半以上投向中小微企业;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运用低成本的普惠性资金支持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督促国有大型银行加大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落实好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支持,引导地方法人银行服务好基层,加大逆周期调节。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3月30日,前期设立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已向5881家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289亿元,实际融资利率约1.26%。增加的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768亿元,支持企业35.14万户,其中普惠小微贷款155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41%。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包括增加面向中小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鼓励发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促进中小微企业全年应收账款融资8000亿元;健全贷款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增信的商业保险产品,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减轻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负担。
刘国强指出,新增的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没有规定利率,将通过奖励性考核引导中小银行降低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之前增加的5000亿元额度使用完后就可以推进。此外,央行还将支持金融机构发行3000亿元小微金融债券,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拓宽企业多元化低成本融资渠道。
“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刘国强说,坚持底线思维,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本报记者邱海峰)
标签: 中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