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炜:8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作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样在资本市场形成了较强的利好预期。今日,本报聚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相关采访和解读。
■本报记者 刘萌
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较大。需要正确处理好全国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区域间的合理分工及协调发展,尽可能缓解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割裂、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就是以大局观来统筹考虑所有地区的发展进程。各区域从各自的经济条件出发,扬长避短,合理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保持和提升各区域的竞争力。同时,地区与地区之间应形成合理的分工,避免一哄而上或恶性竞争。此外,还要注重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相互兼顾,重视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付一夫进一步解释道。
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都是基于当地实际找准战略定位,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建立政策协调机制,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事实上,相关区域政策的发布和落实,在资本市场中形成了很强的利好预期,上市公司的估值修复得到关注,并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8月26日,河北自贸区设立,自贸区内前沿的金融制度改革、自由开放的投资贸易、宽松的政府监管及优惠的税收政策将为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提供巨大的机遇。
对此,付一夫表示,于京津冀地区而言,在各种政策利好的赋能下,外商投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且自贸区引领着国际规则的对接以及资金、人才、物资的自由流动,这些都有助于外资持续流入。这不仅为京津冀资本市场带来流动性的“活水”,也为市场带来信心。同时,海外资金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有助于促进当地投资者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改善京津冀资本市场的投资方式,形成风险价值的价格发现,这些都是推动京津冀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
再以长三角为例,付一夫表示,其发展关键在于发挥各地特色,明晰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区域空间格局。具体而言,长三角充分发挥上海综合服务功能齐全、江苏实体制造业实力强、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资源优势明显等特点,正在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合力。除了经济层面以外,在生态保护、民生共享、市场监管、立法协同等方面,长三角地区也都采取了有效措施,立足于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