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一度借理财险“弯道超车”的天安财险,在理财险产品“急刹车”后,陷入了兑付危机。近日,天安财险母公司西水股份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承认公司在2019年5-7月存在资产负债累计现金流缺口。
天安财险2019年1月至4月完成理财险兑付404.80亿元,2019年5月至12月需兑付154.21亿元,2020年需兑付16.44亿元。天安财险称,将采取信托产品提前到期、不动产投资项目处置等方式补充流动性。但即使大规模变卖所持资产,回款进度仍不及预期。对此,天安财险不排除未来处置兴业银行股票的方式保持流动性,但若持有兴业银行的股数占比将降到3%以下,将失去向兴业银行公司提名董事的权利。
变卖资产无疑可以解燃眉之急,但同时也让天安财险失去了相关资产投资收益,近几年该公司用投资收益覆盖掉的承保亏损也再度体现在利润表上。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天安财险投资收益73.18亿元,尽管前五大主营险种全部承包亏损,当年承保亏损高达11.13亿元,但整体盈利仍1.29亿元。
而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净亏损额达13.48亿元。且按季度来看,天安财险亏损额正在扩大,2018年第四季度,其亏损2.91亿元;2018年第三季度,其亏损209.70万元。
资产负债存在现金流错配 现金流拆东墙补西墙
2018年,天安财险持续处于理财型保险净兑付时期,“保户储金及投资款”科目资金流入为零,资金流出为1187亿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天安财险理财险余额为566.35亿元,其中2019年1月至4月完成理财险兑付404.80亿元,5月至12月尚需完成理财险兑付154.21亿元。
西水股份回复问询函时表示,2019年1月至4月,天安财险已兑付的资金,主要包括通过债券、股票、基金、不动产等资产卖出释放资金112.85亿元;通过信托产品提前清算、银行存款提前支取等方式筹集资金142.99亿元;通过卖出回购融入资金146.18亿元。
西水股份问询函回复公告称,“在不考虑无明确到期期限资产的情况下,公司在2019年5-7月存在资产负债累计现金流缺口”。事实上,为满足2019年1至4月的理财险兑付,天安财险开始“变卖”资产,包括信托产品提前到期、不动产投资项目处置、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兴业银行股权等资产收益权转让融资等方式谋求资金。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在回应函中确认,在资管新规明确要求打破刚兑的情况下,天安财险持有的集合信托产品不存在股权收益权转让方或担保方发生严重财务困难、违反合同条款等可能导致金融资产到期不能收回的情况,持有的股权投资基金不存在严重下跌或非暂时性下跌的情况。
同时,西水股份也承认子公司天安财险投资资产股权投资基金、集合信托产品与理财险兑付存在一定程度的现金流错配。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5年,天安财险资产从70亿元一举跃升至1600亿元,投资理财型保险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也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2014-2016年,天安财险“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分别为259.26亿元、1266.99亿元、2474.82亿元,同比增长11280%、388.7%、95.33%。
一般来说,“新钱还旧债”是这类保险公司应对流动性问题的主要模式。然而,2017年之后,监管部门开始严控非寿险投资型业务。天安财险由此进入去存量阶段,不再发售此类产品,2017年、2018年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也降至1702.49亿元和566.35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投资理财产品对险企的现金流影响非常大,如果保险企业业务结构单薄,这类产品一旦达到一定规模,下一期就需要继续保持其相当的收益,不然就会给企业的流动性造成很大压力。
为了应对理财险的到期给付,西水股份在回复函中也亮出了天安财险的“家底”。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天安财险主要投资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232.4亿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683.6亿元,合计916.0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80%。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上市股权投资兴业银行205.9亿元、未上市股权投资上海信泰天安置业有限公司26.5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信托产品449.1亿元、股权投资基金183.4亿元、上市股票投资16.3亿元、债券投资17.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6.8亿元以及未上市股权投资5.6亿元。
数据显示,2019年5-7月,天安财险的累计主要资产与主要负债的现金流匹配情况为负值,分别为-26.65亿元、-139.26亿元、-56.56亿元。
天安财险也承认,在不考虑无明确到期期限资产的情况下,2019年5-7月存在资产负债累计现金流缺口。
转让兴业银行股权收益融资 变卖优质资产拖累信用评级
面对日渐吃紧的现金流缺口,天安财险不得不变卖资产。据了解,天安财险计划通过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提前结束信托产品、处置其他无固定期限资产等方式补充资金,满足理财险兑付及对外融资偿还的资金需求。
而天安财险在进行资产处置过程中,回款进度并不及预期。
2019年3月,天安财险将其持有的兴业银行4.98亿股股权对应的收益权,转让给华夏人寿,转让价款总额87.88亿元,按照约定,在转让期限(即2019年5月)届满之时,天安财险按照约定价格,回收标的股权收益权。
随着到期日逼近,天安财险通过出售投资资产收回10亿元,提前赎回金融产品回收27亿元,计划出售资管计划即股权资产回款9亿元等,多计并施筹集资金,却未能按时足额回收标的股权收益权。
近日,天安财险即与华夏人寿签署了《股权收益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华夏人寿同意在回购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天安财险将原协议下的转让日延迟到2019年6月份,即约定的转让价款支付日顺延为6月6日至6月14日。
在回复函中,西水股份强调,2019年5月,因资产处置回款进度低于预期,天安财险拟提交董事会议案,提请董事会授权管理层根据其理财险兑付、对外融资到期等负债端现金流需求与资产端现金流供给的匹配情况,在部分存在现金流缺口的时段,通过卖出兴业银行股票的方式增加资金来源。目前尚未确定召开董事会的具体日期。
不得不提的是,如天安财险处置兴业银行股票,西水股份及天安财险合计持有兴业银行的股数占比将降至3%以下,西水股份及天安财险将不具有向兴业银行公司提名董事的权利,西水股份及天安财险将不再符合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对兴业银行股权投资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将按照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会计核算,进而会对天安财险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在此番转让之前,西水股份以持有的兴业银行股票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质押回购交易,质押股票3430万股取得借款2.9亿元,借款期限12个月,自2018年12月10日至2019年12月9日止,质押股票的账面价值为7.27亿元。
评级机构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发布报告称,天安财险2019年面临较大的满期给付压力,短期流动性压力加大,投资收益持续下滑,盈利能力有所波动。中债资信称,若优质资产最终控制权转移,公司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将进一步下降,对公司信用水平产生负面影响。故而中债资信评定天安财险主体信用等级为“AA”,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受理财险兑付影响,天安财险资产大幅缩水,数据显示,天安财险2016年资产总额为3026.97亿元,2019年一季度末缩减至932.97亿元。
今年一季度巨亏13.48亿元 五大主营险种全部承保亏损
可投资规模下降,直接影响了天安财险的投资收益及盈利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天安财险投资收益73.18亿元,尽管承保亏损11.13亿元,但整体盈利1.29亿元。
中债资信直言称,“天安财险盈利来源主要依赖于投资收益”,2019年1季度,天安财险为满足流动性需要,变现投资资产规模较大,“导致投资收益继续大幅下降至-0.86亿元,进而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事实上,也如中债资信报告所言,天安财险出现亏损,今年一季度净亏损额达13.48亿元;2018年第四季度,天安财险亏损2.91亿元;2018年第三季度,其亏损209.7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天安财险成立于1995年1月,是中国首家由企业出资组建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注册资本为177.6亿元。2012年之前,该公司已亏损多年。
随着2012年天安财险新总裁高焕利的上任,以及其对天安财险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局面的得到改善。彼时,高焕利所带领的天安财险制定并实施了传统险和理财险“双轮”驱动战略,力争实现“三年再造新天安”目标。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天安财险资产从70亿元一举跃升至3600亿元。
天安财险2018年报数据显示,天安财险的主营保险产品包括车险、意外险、责任保险、健康险和企业财产保险,五大险种保费收入分别为119.07亿元、8.75亿元、7.94亿元、4.73亿元、3.99亿元。但五大险种在2018年全部承保亏损,分别亏损6.79亿元、1.90亿元、2381万元、3883万元、4605万元。
对天安财险而言,车险业务最为重要,车险保费收入占比为78.62%;承保亏损主要由车险、意外险和保证险造成,占比为90.10%。
2018年,天安财险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为105.61%,较上年上升3.43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利率59.42%,较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46.19% ,较上年上升2.12个百分点。该公司称,车险成本率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业车险整体销售成本上升,二是车险经营费用率增长。
天安财险保证险业务承保利润为-1.33亿元,主要受信保业务赔付影响。2018年多家中小财险公司承保的网贷平台出现不同程度的违约情况,面临不小的赔付压力。天安财险承保的房抵贷业务也发生不同程度的违约,2018年信保业务已决赔款1440.14万元,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金额1.38亿元,信保业务综合赔付率为258.10%。
2019年,天安财险提出了“业务结构优化、理赔专项管控、非车战略发展、财务成本管控、依法合规经营”的整体思路。但有媒体报道称,经济学家宋清辉则认为,非车险市场竞争愈演越烈,探路非车险也并非易事。还有另有业内人士称,简单转向非车险或并不可取,无论是车险还是非车险,大型险企都具备规模优势,要想立足,还是需要构建核心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