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雨萌
由于银行存在年初早放贷早收益和季末冲量的行为,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有很强的季节性规律,一般情况下,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可以说是全年最高点。
昨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份本就是信贷投放大月,再加上去年以来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的不断加码,使得市场流动性始终保持在合理充裕范围。此外,去年11月份、12月份银行加大了贷款核销力度,通过资产证券化、清理表外低效风险资产、资产转让等方式,为1月份信贷投放腾出了更大空间。预计2019年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会再创新高,达到3万亿元。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考虑到今年春节与1月末相隔较近,叠加年初银行抢贷款以及表外转表内业务的需求将推动信贷高增,同时票据利率目前处在较低水平,预计今年信贷额度较去年年初将宽松很多,贷款水平或略高于去年同期,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可能在3.1万亿元至3.3万亿元间。
事实上,无论是今年以来的央行降准落地、TMLF操作展开实施,还是春节前银行间流动性维持在较为宽松的状态,均体现出当前央行的维稳意图。与此同时,近期还出台了多项支持信贷扩张的政策。
章俊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政府解决“融资”问题和助力信贷增速企稳的决心较为坚定,纾困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拉动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数量。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居民就业和收入的下滑,棚改项目的退出使得居民部门加杠杆意愿明显遏制;企业经营预期持续下滑,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均没有出现明显好转,且扩产动力明显不足;此外,票据融资的持续高增长也反映出目前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不高,多数银行仍旧依靠票据融资冲量,在企业融资方面仍未看到信用扩张的有效传导。基于此,虽然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将在春节因素的扰动下出现高增长,但信贷增速是否企稳、信用扩张传导是否生效,仍有待验证。
标签: